SZHJ2020 发表于 2020-9-3 16:15:37

BES2000I系列ANC降噪耳机腔体指南

BES2000I系列ANC降噪耳机腔体指南

         BES2000I系列芯片原理上对SPEAKER和MIC的频响没有要求。可以匹配任意的频响曲线的前馈和反馈方式的ANC耳机头。但出于对ANC整体效果的考虑,我们提出以下基本的要求。

1.   前馈耳机头:MIC:对于前馈耳机头的mic的选择,从调试的角度考虑硅麦和电容mic都可以,没有本质区别,但从生产的角度考虑,硅麦一致性更好。而前馈的降噪的生产对一致性要求非常高。所以前馈的降噪方式推荐硅麦,尤其是入耳式的耳机,对降噪量要求较高(典型20dB以上)。对于头戴式,由于被动降噪曲线,speaker曲线随着人的佩戴变化量较大,对降噪量要求不会太高(典型10dB左右),所以如果对电容mic频响稍加控制,头戴式也可以用电容mic。以下从幅度,相位,灵敏度,信噪比,隔离度来说明相关要求。 (1)      幅度:要求降噪频段(典型50Hz->3kHz)平滑即可,低频(100Hz以内)不能衰减的太多。(2)      相位:没有要求。(3)      灵敏度:-38dB以下,太高的灵敏度容易饱和。灵敏度在小于-38db的前提下,越大越好。(4)      信噪比:信噪比越高越好。(推荐60dB以上)。(5)      隔离度:跟speaker的隔离度越高越好。(这个还没有具体的数据,只是对比成熟的音腔测试)。(6)      一致性:一致性要求较高,要求幅度差别1dB以内,相位差别5度以内,以保证20dB的降噪量。这里的幅度差别指的是趋势,频响曲线平行的幅度差别大的话没有问题,可以用增益补偿回来。这里的指标指的是和speaker加起来的差别总和。如果降噪量要求不那么高,可以适当放宽要求(如果降噪主要在1K之内,幅度波动要求只需在1K内符合。如果降噪主要在2K之内,幅度波动要求则需在2K内)。 SPEAKER:单前馈的耳机头,照着音质最好的频响曲线去做就行。主要是降噪频段的幅度平滑就行。 (1)      幅度:要求降噪频段(典型50Hz->3kHz)平滑即可,低频不能衰减的太多。(2)      相位:没有要求(3)      灵敏度:越高越好(降噪频段)。(4)      隔离度:跟mic的隔离度越高越好。(5)      一致性:一致性要求和MIC一样。         被动降噪曲线:被动降噪曲线越平滑越好。另外就是佩戴起来越稳定越好。也就是每次佩戴都差不多,而不是每次佩戴差别都很大。 2.   反馈耳机头:MIC:由于反馈的方式的降噪量对mic的频响不太敏感。所有对mic的类型没有特殊要求。 (1)      幅度:低频不能衰减的太多;(2)      相位:没有要求;(3)      灵敏度: 可以略高于前馈;(4)      隔离度:和sperker隔离度越低越好,也就是mic和speaker的距离应该尽量靠近;(5)      一致性:一致性要求不高 SPEAKER:反馈的耳机头,低频能量越多越好(100Hz以内的)。一是有利于降噪量的增加;二是反馈降噪会影响低频的音乐,如果低频能量较高,这样降噪后的音乐播放仍然具有较好的低频,这样会降低EQ的补偿。(1)      幅度:低频能量越大越好;(2)      相位:没有要求;(3)      灵敏度:越高越好;(4)      隔离度:和mic隔离度越低越好,也就是mic和speaker的距离应该尽量靠近;(5)      一致性:一致性要求不高

3.   混合降噪耳机头:前馈MIC:参考前馈耳机头的mic的要求;反馈MIC:参考反馈耳机头的mic的要求;SPEAKER: 参考反馈耳机头的speak的要求。

不忘初心2020 发表于 2020-9-4 09:06:36

不错,学习

wrealang 发表于 2020-9-4 11:28:50

厉害666,可以当降噪耳机的通用要求:lol:lol:lol

liuliu3 发表于 2020-9-8 12:56:45

谢谢,学习了

Toan_Pham 发表于 2021-7-25 14:42:56

:lol:lol:lol:lol:lol

in0501 发表于 2021-7-26 08:01:03

这个要求说明比较宽泛与简单。感谢分享。

Toan_Pham 发表于 2021-8-20 16:38:17

cảm ơn !:lol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BES2000I系列ANC降噪耳机腔体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