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RF54L15为什么比nRF52系列功耗更低?
一、硬件层面:芯片级低功耗设计先进工艺与低漏电元件
采用 22nm 工艺节点,相比前代 nRF52 系列的 55nm 工艺,晶体管尺寸更小,漏电流(静态功耗的主要来源)显著降低。同时,专门设计的低漏电 SRAM 可在休眠时减少电荷流失,降低维持数据所需的功耗。
高效模拟与时钟模块
集成的超低功耗振荡器启动时间极短(微秒级),意味着从休眠唤醒时,无需长时间等待时钟稳定,减少了过渡阶段的无效能耗。全局 RTC 可在最深休眠模式(System OFF)下运行,仅消耗微安级电流,同时精准计时,确保设备按需唤醒,避免不必要的启动。
射频前端优化
射频模块的启动与切换速度更快,可缩短通信时的活跃时间(例如从休眠到接收 / 发射状态的切换时间减少)。同时,射频电路的功耗本身经过优化,接收(RX)和发射(TX)时的电流相比 nRF52840 降低约 30%,直接减少通信阶段的能耗。
如下是MCU功耗对比数据
如下是RADIO功耗
如下是休眠功耗
如下是BLE协议和MATTER功耗
这些低功耗蓝牙场景表明,与 nRF52840 相比,nRF54L 系列的平均电流消耗大约减少了一半。无线电使用得越多,改进就越大
页:
[1]